A+ A-
A+ A-

抛却一些迷信说法不提,暖炉也有实际好处,那就是找手感。

毕竟这是叶宁第一次炼制丹药,仅凭脑海中的印象,他的手脚未必能熟练地跟上。

炼丹一途,时机非常讲究。

早一分晚一分*草,都会影响成丹的品质。

丹炉分两层,底下一层用来生火,此时的丹炉已经被烧得火热,丹炉旁边也放着一大堆桃木枯枝。

这些,叶宁都早已经准备好了。

丹炉的中层是一个像电饭煲内胆一样的巨大土罐。

土罐空悬,火苗就在丹炉内流传,炙烤着土罐。

土罐温热,下甘草、金线草。

凭着叶氏先祖血脉蕴藏的原有经验,叶宁观察火候,觉得差不多了,赶紧打开了丹炉盖子,扔下了两把药草。

土罐发出了烤肉一样的声音。

药草在土罐中烘烤,慢慢提炼出了汁液。

仅凭着声音,他就能够判断,药草被炙烤到了哪一种程度。

眼看土罐内的滋滋声越来越大,叶宁赶紧扔下一把早就准备好的龙根须。

如此反复,半个小时内,他已经陆续扔下了十多把药材。

给筱筱炼制的金蟾丹一共有三十五味药,要经过上百道工序提炼,必须控制好*的时机,把握好火候。

更重要的是,名贵的药材得来不易,有时候就算有钱也买不来合适的药材,容错率非常低。

他必须小心谨慎。

丹炉炼丹讲究的细节太多,所以才越来越少人会这门手艺了。

比如一个火候,就有很多学问。

火候太大,随时有可能炸炉。

火候太小,药材难以提纯融合,炼丹失败的几率大大增加。

药草也是同理,既要注意药草间相冲的药性,还要时刻留意火候和时间。

一通让人筋疲力尽的操作之后,才得到几颗丹药,有时候甚至还不如一碗药汤来得有用。

炼丹可以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炼制一炉丹药所用的时间,现代的机器设备已经可以制造出千百颗药丸了。

这也是炼丹术被逐渐抛弃的主要原因。

一是因为它实在太难,消耗极大;

二是效率太低,没有机器挣钱快。

丹炉冷却后,叶宁打开了炉盖。

嘭!

一声类似于高压锅开盖的声音传来,几颗丹药冲天而起。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