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今天我们继续第二模块的成本分析主题这一讲的主题是作业分析这一讲的内容与上一讲作业成本有着紧密的关联没有学习上一讲的建议先听一下上一讲作业成本的内容

上一讲的作业成本基本上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即企业用怎样的方法能最科学的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ABC 作业成本法从源头上跟踪被认为是最科学最精确的成本核算方法

但是作业成本法还不是最高级的玩法因为你跟踪得再精确也只是一种事后核算以上一讲的阿尔法公司为例手工调试与耐寒测试等作业已经发生了ABC 作业成本法只是在资源消耗已经发生之后做出的最合理计算有没有更好的事先控制呢一个公司的作业流是不是都需要发生呢

这就引出了今天的话题我们也许该向后退一步以更广阔的的视角来审视公司的整个作业流程先问一个更为本质性的问题有些作业是不是可以不做有些资源消耗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该发生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因为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无论规模多大你能雇佣的员工你能添置的机器你能囤积的材料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将资源的效用最大化这就是经济学里常讲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这个概念的本质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做了 A 很可能要就放弃 B用上一讲的阿尔法公司的例子如果客户给你一个新产品 C 的订单在 AB 产品已经满产运作的约束下如果 C 的利润率更高你可能就要舍弃 A 产品或 B 产品而被你舍弃的产品假如说是 A 产品它的利润是 10%一年能带来 1000 万的利润这个一千万被放弃的利润就成了承接 C 产品的机会成本说得更透彻一些假设客户改主意了中间撤单了等你切回到 A 产品上已经半年过去了这个时候你就损失了 A 产品半年的利润贡献机会你的机会成本就是 500 万你可以以这个 500 万作为向客户索赔的依据

通过机会成本这个概念让我们明白在选择做什么产品或者说为了某些产品具体配备什么资源时我们一定要有资源配备最优化的管理概念

在资源配备最优化方面有一个行业是做到了极致它就是银行银行选择做什么什么不做以及做的时候如何配备资源都是经过精打细算的你甚至可以说它的利润与成本是设计出来的

这样讲比较抽象下面我就用一个假想的案例带你穿行体验一下

假设有张三与李四两个客户来到某银行的营业所办理个人业务这个时候是上午十点正好是人最多的时候张三一看大厅里排满了人没办法今天是交易的最后一天必须完成转账于是就取了个号票号上显示前面有 35 个人排队张三就找了个位置坐下等待自己的号被叫到

而李四呢手上拿的是银行贵宾卡一进门就从旁边的门上到二楼来到 VIP 贵宾室二楼与一楼同样的面积却只有三个人在办业务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