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朱元璋回头打量了一下朱雄英:什么事?

考科举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这之前我也不能光读书而什么事都不做。朱雄英开口道。

那你想怎么样?

经商!

什么?朱元璋一脸震惊,不一会,满脸震惊转化为愤怒,他不能接受眼前这个长得如此像自己大孙子的人,竟然要去做这大明朝里最下贱的职业  商人。

是的,去经商!朱雄英倒是料到这老爷子会有这样的反应。

你脑子里面装了屎了?朱元璋怒不可解,咱老.

朱元璋把话压了回去,咱老朱家什么时候出过商人这句话他不能说!

你去做那种事干什么?朱元璋满脸不高兴,他老朱家的孩子,还是长孙子,跑去经商?这事要是传出去,那真的就是贻笑大方了,皇室的面子往哪搁。

一来能赚点钱养活自己。朱雄英说道,二来也能孝敬二老,三来以后去看望八爷的时候还能有钱带点酒菜!

你难道不知道,这大明朝里最会赚钱的那个人是什么下场?朱元璋眼神中略过一丝冷酷。

知道!朱雄英并不多说,沈万三的下场有多惨他以前听见过,那个人还捐出自己大半身家,又是修城墙,又是救济流民,最后都不得善终,可见这老爷子是有多恨商人。

知道你还去?朱元璋觉得这小子应该会知难而退了。

去!朱雄英一脸坚定。

酒菜就省了,你也别花那个心思了!朱元璋没想到这孩子那么倔,厉声道,家里要是缺钱,咱就给你点,你只要一心一意读书,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八爷!朱雄英双手作辑,您的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当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皇上身居皇宫,不解民间疾苦,更需要做臣子的多到地方去走走,才能了解当下老百姓最真实的生存环境。

朱元璋不说话。

我至今还未求得半点功名,倒不如趁这个时机到下面走走,假借经商之名,了解各地情况,为以后的仕途早作打算!朱雄英偷偷嫖了一眼朱元璋。

你当真这样想?朱元璋严肃的脸稍稍缓和。

当真!

那你还要咱帮你什么忙?朱元璋倒是松了一口气,有这种想法就不算堕落,莫不是要咱借你点本钱?

我朝户籍制度严明,按照每个人的职业分工,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民户务农,并向国家纳农业税、服徭役;军户的义务是服兵,匠户则必须为宫廷、官府及官营手工业服劳役。

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这一职业户制度,继承自元朝的诸色户计。明代法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

因此,要经商就必须要有路引,八爷在应天多年,想必能帮到在下,讨个路引。朱雄英说。

可以,这样吧,拿纸笔给咱,你明天去应天府治署,如遇阻挠,就把我写的这个交给那位大人,他自然就会给你方便。朱元璋说完便随手写了个字。

谢谢八爷!

望着朱元璋离去的背景,朱雄英也是五味杂陈,要想做皇帝只有两条路,一是干掉朱允炆,二是造反!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阴谋是朱雄英必须要查清楚的,到底是谁对自己下的手!

从最终获益人来分析,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有非常大的嫌疑,以及四叔朱棣也有嫌疑,但是动机却不够充分。

虽然说这四叔朱棣的不臣之心一直都有,但是当年还远远不到他动手的时刻。

八爷。

院子外面,几名随从见朱元璋出门一下子迎上前去,这些人都是百里挑一的锦衣卫,领头的正是锦衣卫第三任都指挥使宋忠。

嗯。朱元璋开口道,你们几个到前面等咱,咱有话跟宋指挥使说。

皇上欲交待何事?宋忠腰都要弯成九十度角了。

你先起身,在外面就不要那么多礼节了。朱元璋说道,你再秘密调查一下这小子的来历,以及这小子到底是怎么恢复正常的!

是!宋忠答道。

还有,你挑个完全信得过,身手了得的锦衣卫,还要平时甚少露面,没什么人认得。朱元璋终究是有点不放心。

皇上意欲为何?

想办法跟那小子弹混熟,一来保护他,二来时刻报告他的动向!朱元璋说完便大步离去。

三儿。张昌望着眼前这个有点陌生的孩子,你说你要经商,你打算做点啥?

药材!朱雄英开口道,他来到明朝之前是个医学研究生,这是自己最拿手的事情。

况且,虽然明王朝自朱元璋开始一共只延续了二百多年,但是显得格外多灾多难。

仅是有记载的自然灾害就多达5614次,平均下来全国各地年均20次。根据数据统计:明朝平均每年水灾6.77次,地震5.38次,旱灾3.42次,雹灾1.61次,蝗灾1.17次,风沙灾害0.99次,霜雪灾害0.32次。

自然灾害的高频率爆发直接导致了饿死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明朝瘟疫横行,在220年的统治期间,竟有超过330次瘟疫事件的记载。

庄里你堂叔就是专门开药铺的,到时候,我会去找他.张昌沉默了一会,兴许还能帮帮你。

你疯了,指望他堂叔?郑氏沉默了一会,只怕找他没什么用。

朱雄英知道,这个堂叔为人不仅吝啬,还狗眼看人低,张昌曾经在困难的时候去找他借些米,结果米不仅没借到,反而遭到了一番羞辱。

你放心,孩儿心中自有打算。朱雄英心中早有主意,恶人还需恶人磨!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