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党的生日!
张志霖和八位同窗好友在校外食堂庆祝,今天他和两位同学拿到了华夏大学金融学博士***。
这顿“散伙饭”是学弟们为师兄践行,也是张志霖对九年大学生涯的告别,亦是他开启人生新篇的序章。
从此山河远阔,大家将各自奔赴未知的前程,五载同窗情在毕业季的蝉鸣中定格,成永不褪色的温暖记忆。
吃着小烧烤,喝着冰镇啤酒,离别的思绪顺着晚风爬上几人的眉梢。
杯觥交错间,张灵泽问道:“志霖,我看你连一份简历都没投,真准备死等‘中央选调生’的机会?”
张志霖笃定点头,回道:“我的条件都符合,不拼一次总归是不甘心,‘央选’竞争也很激烈,必须全力以赴备考!”
刘云飞放下酒杯,语气中带着关切:“志霖,我劝你别在一棵树上吊死。万一拿不到学校的推荐表,又把找工作耽搁了,这时间成本可耗不起。咱们都是从小县城走出来的,眼前抓得住的机会才最实在!”
张灵泽插言:“央行今年在咱们学校定向招8名金融博士,我打听过了,入职三年多数能升到副处级,年薪 30 到 40 万。虽说不如互联网大厂薪资高,但隐***利和长期发展空间占优势,还能参与国家级课题、接触行业核心数据,我觉得不比‘央选’差。志霖,你真的不考虑一下?”
“灵泽说得在理!”刘云飞接过话头,“只要导师开金口,这些名额还不是手到擒来?杨校长的能量超乎我们的想象,他是我见过最牛逼的人!”
二人轮番上阵、一唱一和,说得张志霖心潮起伏。但他坚定了下意志,说道:“多谢兄弟们替***心!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从我申请到‘直博’名额那天起,就为今年的‘央选’做准备,人总要为梦想全力以赴一次!”
目光扫过眼前两张熟悉的面孔,他端起酒杯,声音里陡然添了几分豪情:“来,咱们三个‘毕业生’碰一杯,祝我们乘长风破万里浪,纵荆棘密布亦能踏作坦途,他日回首皆是锦绣前程!”
“来,碰一个!敬青春”
“干!敬未来!”
话音落下,酒杯已在半空撞出清脆声响,三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周宗昊向赵宇递了个眼色,双双端起酒杯起身:“这四年来,承蒙三位师兄照拂良多,我和小宇敬你们一杯!”
三人笑着举杯相迎,今晚当然是来者不拒,不醉不归!
师门分长幼,博三的赵家康、博二的栗来森与马绍轩、博一的王浩东依次敬酒,井然不紊。
喝到晚上十点,九人踉踉跄跄地返回紫荆公寓。
一般本科是华夏大学的,博士第一年才能住到紫荆博士生公寓。男生有少量单人间,女生则大部分是单人间。而外校考入的,会住进一些老楼,通常为双人间。
张志霖很幸运的申请到了单人间,公寓内设卧室、小厨房、独立卫生间和淋浴,配备空调和暖气,桌椅、衣柜等家具一应俱全。
看着熟悉的房间,他悲催地想道,这么好的住宿条件,可惜自己马上要“滚蛋”了!
“中央选调生”在9月底启动名额分配、校内推荐,10月初组织部下发招考公告,11月参加国考。这几个月又要备考,又要关注导师和学校的动态,肯定不能回老家,那就得出去租房。
学校一学期住宿费才1200元,想想燕城的房租,张志霖就感到肉疼,赶紧喝了两口老陈醋,压压惊、解解酒。
中午睡得有点多,再加上酒精刺激和离别的愁绪,张志霖罕见地失眠了。
躺在床上,他盯着天花板,思绪像脱缰的野马,在记忆的旷野里肆意驰骋,过往的种种不断在脑海中浮现。
在老家交邑县,张志霖是全县学子的榜样,是第一个考入华夏大学的天才。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份荣耀背后是焚膏继晷的苦读,他差点把自己学的累死,才压线考进华夏大学经管学院。
本科四年,和一群真正天之骄子的狭路相逢、朝夕相处,他压力大出了天际。只能笨鸟先飞,靠着勤奋努力,才把成绩一点一点提了上来。而其他同学,早就涉猎别的领域去了。
申请直博的时候,导师只招两人,张灵泽与刘云飞如同两座难以逾越的山峰。眼看没希望了,可能是上天眷恋,也可能是班主任极力推荐,当时的经管学院杨正尧院长——现在的华夏大学杨副校长,竟然破例加了个名额,把自己“捞”上了岸。
尽管自己始终在奋力前行,但放眼望去,努力的人多如牛毛,最终得偿所愿的能有几人?因此,张志霖一直觉得自己被幸运女神眷顾,笃定杨校长会再次垂青,直接把“央选”推荐表甩在自己脸上,让努力与运气再次完成一场完美的接力。
张志霖最大的优点就是坚持,不虚度、不内耗、不自卑,做什么都拼尽全力。他坚信,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前行有力量,便总有希望在前方。
……
第二天起床后,张志霖把自己打理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带着分类规整的研究资料,前往导师杨正尧***。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是财政部和华夏大学经管学院合作开展的重点项目,亦是张志霖跟随导师参与的收官之作。课题致力于对重大财税问题进行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研究,探索剖析财政税收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作为课题核心负责人,杨校长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财政刺激政策、税收分析与预测、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和约束。
河东人是古老先民遗风最忠实的传承者,质朴厚道、吃苦耐劳。自从成为杨校长的门生后,张志霖“干活”争先恐后、任劳任怨,从博二开始就成为杨校长的得力助手。在学习提高的同时,他也赚了不少“小钱钱”。
华夏大学金融博士生待遇非常优厚,尤其导师是“大牛”:博士生国家奖学金3万元、综合奖学金8000元,每月国家助学金1500元、学校补助2750元、餐补600元,博士生岗位补助每月4000元,帮导师批改作业、助管,每月补助2600元……此外,每次课题结束,杨校长还会给大家惊喜,直接“甩”个红包。
所以读完五年博士,张志霖不仅没花家里一分钱,银行卡里还有冰冷的300000元!
到了常务副***门前,他指节轻叩两下,待听到“请进”后推门而入。
看到沙发上坐着两位客人,张志霖垂首躬身问候:“校长好、俞司长好!”
还有一位中年男子,虽不知对方身份,他仍以颔首礼示意,眉梢眼角间流露出的恭谨之意,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毕竟跟着老师见过不少世面,待人接物还能应对自如。
俞东升是财政部课题负责人,见过几次张志霖,他面带微笑开口说道:“小张,给你老师送资料呀!”
张志霖将手中档案盒轻放于茶几,语气谦洽:“马上毕业了,我把这次的资料分类规整了下,便于老师查阅。”
俞东升夸赞道:“小张不错,严谨细致、不骄不躁,是颗好苗子!”话锋一转,他饶有兴致地问道:“毕业后有什么规划?”
听到这话,杨正尧也把目光投了过来,眼神中带着审视般的探究。
这突如其来的“助攻”,让张志霖一时之间有些措手不及,他迅速收敛心神,开始组织语言:“跟着老师学习了五年,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地方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希望能学以致用,回河东省工作,深入研究地方金融经济问题,或许能为家乡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尽绵薄之力。”他最终还是没提“中央选调生”这茬,唯恐在老师眼中落得急功近利的印象。
杨正尧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深意,他抬眼说道:“志霖,现在是‘逢进必考’,想要进入体制内工作,同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既然有想法,那就努力去付诸实践。你先去忙吧,我们还有些事情要谈。”
“好的,校长!我打算在燕城备考,您有事随时吩咐!”说完,张志霖躬身行礼,退出了办公室。
刚才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升说道:“师兄,你这个得意门生当官的欲望很强呀!”他是***干部二局副局长,阅人无数。
杨正尧回道:“想当官又不是什么坏事,你不也‘日谋夜算’的想当官?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对这个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做事沉稳,有上进心,心术端正,或许进体制能有一番作为。”
接着,他话锋一转:“我说张大局长,今年的‘中央选调生’是我负责,你不会还给华夏大学30个名额吧?说吧,缺烟还是少酒?今天专门把你请过来,不支持一下我的工作,你肯定走不了!”
张升面露难色,说道:“师兄啊,我就是个副职,哪有那么大的能耐?最多也就是帮你敲敲边鼓。再说30个名额少吗?也就是你们华夏大学,才有这个待遇,做人可不能贪得无厌呀!”
俞东升接过话茬,问道:“师兄,你这个学生很有想法,近水楼台先得月,不打算关照一下他?毕竟你带了他五年,忠诚度有保障。”
杨正尧想了想,说道:“欲求人才,需先知其志向。再看看吧,过段时间我找他谈一次话。”
……
小说《权力巅峰之中央选调生》 第1章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