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奇人小说(主角苏穆老烟杆) 完整版,个人感觉很棒的一篇文!故事够曲折,有虐有爱,感情专一,一路悬念不停,看到停不下来,用了两天时间一口气看完的。...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孙也要去
我叫苏穆,三岁那年在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天,我的亲生父母将我弃在了一口井边,后来有幸被一位赶着马车做工的老木匠抱回家中,才能得救,不然的话我肯定会被活活的冻死在井边。
老木匠是我的师父,他说当年在雪地里将我抱到家里后,我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刚才那首童谣,所以一直到现在,每当我听见这首童谣时都会莫名的伤感。
至于我师父姓甚名谁,他从来没有提及过。不过由于他烟袋锅不离手,是个老烟枪,所以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叫他老烟杆,包括我在内,他也不允许我叫他师父,叫老烟杆也行,叫老头子也行,总之是不能叫师父,我也不知道为何。
他老人家绝对称得上是木匠中精英,谁家要是打梁,做窗户,做柜子什么的,都是要提前预约的。
我从小陪着老烟杆学习木匠手艺,一直给他打下手,就和那首童谣一样干着拉大锯,扯大锯的生活,或许这就是与这首童谣的渊源吧。
按照预约申请,明天我和老烟杆要去一趟二十里外的葛家屯,村里的葛老三给儿子盖了一间新房,需要老烟杆过去主持打梁的事。
这打梁就是将一间房子的主梁放在墙垛之上,虽然听着很是简单的样子,但是里边的说道还是很多的,是需要有名望的老木匠过去主持,以免发生砸死人的意外。
为了不耽误明天上午干活,当天下午我和老烟杆便从榆树沟村出发,背着木匣子去了葛家屯,要说这老烟杆也奇怪,至从之前那匹老马去世后,他老人家就没用过马车,他这人还坐不惯四轮子汽车,所以我们师徒二人每次外出做工,全靠这双腿步行,在现在来说也叫十一路。
等我俩到了葛家屯的葛老三家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葛老三热情的招呼我们师徒二人就坐后,她媳妇也备好了酒菜。
饭桌上,葛老三举起酒杯和老烟杆碰了一下,随后半杯的白酒一饮而尽,啊了一声。
老烟杆看出了葛老三满脸苦闷的样子,问道:老三,你干嘛喝这么冲呢,有啥事你就直说就行了。
葛老三叹了一口气,回答道:先生果然是高人啊,那我就敞开心扉说了。
老烟杆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实不相瞒,您已经是第四位木匠了,不知为何,房梁就是上不正,除了歪,就是斜,有一次还差点砸到人,可把我吓坏了
老烟杆皱了一下眉问道:太公请了吗?
葛老三肯定的回答道:请了,前三次都请了。
老烟杆所说的请太公请的是姜太公,在我们这有个习俗,就是家家户户盖新房打梁的时候,都会在上边贴上一张红纸,上边用毛笔写着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八个大字,祈求上梁的时候顺顺利利,别发生意外。
不过我自己不太相信这个,我总感觉这个是迷信的行为。
老烟杆也干了杯中的酒,说道:明天先打梁看看吧!
第二天上午,老烟杆叫醒了我,简单洗了一把脸后,就随着他一起去了葛老三家的房基地。
等我俩到的时候,葛老三和村里的十名壮汉早就已经到了。
老烟杆从口袋里掏出烟袋锅,塞进去了一些烟丝,点燃之后,吧嗒了一口。
葛老三走过来说:早上见您师徒二人还在睡,就没忍心叫你们,我这边已经把人找好了,就等您到呢!
老烟杆吐了一口浓烟,抱上拳头说:我这徒儿贪睡了,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咱们这就开始吧
好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老烟杆走到铜盆旁,我将暖壶里的水倒了进去,又兑了一些凉水,这是请太公之前的净手仪式,说白了就是洗手,再准确一点就是用铜盆洗手。
趁这时,我将木匣打开,里边除了刨子、锯子、墨斗、斧子外,还有文房四宝,只不过笔墨纸砚里的纸,都是黄纸和红纸,而且黄纸好像从来就没用过。
等我研好墨后,老烟杆拿着毛笔在红纸上写道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然后贴在了房梁的正中间。
随后对十人说:大家喊着点口号,劲往一处使,中途千万不能松劲,不然的话有危险,大伙清楚了吗?
清楚了!
十个人异口同声回答。
老烟杆看了一眼太阳,随后又拿出烟袋锅抽了起来,当吧嗒到第三口的时候,老烟杆扯着脖子喊道:起
随后,太公之位左右各五人攥着捆在房梁上麻绳,将这根直径三十厘米的榆木抬了起来。
一二,一二
伴随着吆喝声,这跟榆木从地上慢慢的被抬到了肩上,十人右手环抱着木头,被压的青筋暴起,面红耳赤。
随后我、老烟杆、葛老三,我们三人向相反的方向,拽起了事先绑在两头和中间的长麻绳,这是为了防止房梁从十人的肩上脱落。
老烟杆再次喊道:好,大伙听我口号上架子,不要着急,慢慢来!
在老烟杆的指挥下,十人右手抱着木头,左手扶着架子开始一格一格的往上爬,就这样,十人全都憋着一口气爬到了上边。
就在老烟杆准备让十人往卡槽里放时,房梁右边的五人喊道:靠,怎么突然变沉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右边的架子嘎吱,嘎吱的响,仿佛马上就要断裂的样子。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烟杆对我和葛老三喊道:绷住劲,千万不能松。
我和葛老三点了点头,将手中的麻绳绷紧。
老烟杆说完,快步的跑到了木匣子旁,从里边拿起斧子,没有丝毫犹豫,将手中的斧子朝着房梁飞去。
嘣的一声,斧子钉进了房梁里。
与此同时,右边的五人喊道:好了,好了!
我不由得瞪大双眼,望向老烟杆,因为他刚才这一套操作实在是太帅了,我从来就没见识过,这飞斧头的技术,如果没有几十年的功底,恐怕是练不成的。
老烟杆过来拉住了中间的绳子,冲着十人喊道:三、二、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