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像我这么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是由慢火车阅读创作的关于爱情的火热小说。讲述了:...
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满园芬芳。
本是团圆的日子,北宋公务员赵明诚却和老婆分离两地,无法团聚,只得独自在园中喝茶赏花,读着老婆从青州(在今山东)寄来的信。
小别胜新婚,老婆在信中含情脉脉地写道:
老公,今年的重阳节天气阴沉,半夜睡着凉席把我冷醒了。黄昏我独自喝着闷酒赏菊,一阵风吹来,花儿都枯萎了,你不在身边,我比花儿还憔悴呢……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想着她撅着小嘴,撒娇又嗔怒的可爱模样,赵明诚俊朗的脸上不觉浮现一丝痴痴的笑容。
但没一会儿,他却皱起眉仰天叹息——
写得这么好,除了「卧槽」我还能回复啥呢?哎,娶了个学霸老婆,压力山大呀!
不知哪儿来的骨气,赵明诚突然握紧拳头,自我打气:老赵啊老赵,你不能输,一定要写一首更好的让她哭着对我唱《征服》!
说干就干,赵明诚当即闭门谢客,在书桌前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写了整整三天。
「最近真是文思泉涌,这精心创作的 50 首词,我就不信挑不出一首比老婆好的。」
望着书房中堆积如山的稿纸,赵明诚自信满满,将老婆那首诗夹在自己的作品中间,一起拿去拜访对诗词颇有研究的好友陆德夫。
好友耐心地看完赵明诚的词稿,毫不犹豫地说:只有三句能看。
潜台词是:其他的都是垃圾。
「哪三句?」赵明诚期待又紧张。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泄气地瘫坐在椅子上。
虽说贵为宰相公子,还是文艺圈小有名气的青年学者,但是成为老婆的手下败将,对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没办法,谁让他的对手不是一般人,而是 5000 年第一才女——李清照呢?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的地位,历史上早有定论。
不但秒杀其他才女,还吊打一大批才子。
而李清照开挂的人生,要从她那开挂般的家庭配置说起。
父亲李格非,正六品的太学博士,还是苏门后四学士,文章被宇宙第一文豪苏东坡点赞。生母是前宰相王珪的孙女,继母也是出身显赫的状元王拱辰的女儿,还被官方史书盖章「擅长写文章」,妥妥的学霸家族啊!
而李清照自小接触的长辈,也都是名震天下的苏门四学士,比如张耒、晁补之,可谓是「往来无白丁」,这样的家庭,养出的女儿自然不一般。
李格非为女儿提供了优越的受教育环境,也给了她充分的自由,因此不同于那些被礼教约束得扭扭捏捏的官家小姐,李清照自小就解放天性,活成了个放飞自我的女汉子。
别人家的女儿只能看看《烈女传》,做做刺绣,而李清照不但可以和男子们一样饱览文学类、历史类的书籍,还可以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常常喝酒嬉戏,玩得忘记回家吃晚饭。
证据全都被她写在词里呢:
常常想起和小伙伴们喝醉了酒,划船划到太阳落山,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不小心开进荷花丛深处,把一群鸥鹭吓得扑腾乱飞,想想就好玩儿。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自信而好强,即使面对成名已久的前辈,也丝毫不露怯。
有一次,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发起了诗词大会,就安史之乱的发生写了一首诗,众多文豪纷纷响应。
李清照毫不怯场地来了 2 首《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其中有这样大气磅礴的句子: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这样一首用典精到,夹叙夹议,历史观相当成熟的诗作出自一个十几岁的深闺少女笔下,实在令人惊叹。
更令李清照才名远播的是她的一首小词《如梦令》。
那是一个下过雨的早晨,前晚刚刚参加聚会喝得断片儿的少女赖床不起,仕女进来卷起珠帘,叫李清照起床刷牙。
李清照懒懒地躺着,问道:花园里那些海棠咋样了?
仕女敷衍地说:还是老样子。
小姐急得掀开被窝,较真地说道:昨天下过雨了,海棠花定是被雨打得稀稀落落的,花少叶子多,怎么可能还是老样子呢?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这首充满了深闺少女情趣的小词,不但有声有色,而且「绿肥红瘦」的用法颇有新意,一时之间成了刷屏之作,人人都在赞叹李格非家有位天真可爱,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女。
太学院里,英俊的太学生赵明诚再三拜读李清照的新作,再也藏不住一颗骚动的心。
他在脑海中精心策划着一系列行动,准备对这位传说中的才女展开求爱行动。
借着拜访教授的名义,赵明诚一大早便西装革履,来到李格非府中。
这是个暮春的早晨,空气清爽,花瓣上还残留着清澈的露水,是个适宜晨练的好天气。
花园里,李清照独自荡着秋千,不时发出快乐的笑声。
不久,她运动得有些累了,起身活动了一下酸痛的手腕。
微风吹来,汗水透出薄薄的纱衣,苹果一样的少女脸上透着红晕。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不速之客的脚步声,她一阵惊慌,连忙起身溜走,鞋子也来不及穿,头上的金钗掉在地上,十分狼狈。
慌乱之下,李清照还是不经意间瞥见来客是一位年纪相仿的少年,忍不住疑惑:那个帅哥是谁呀?怎么之前未曾见过?
她害羞地走到墙角,靠着门,故作矜持地闻着青梅,却从门外悄悄打量着在屋内和父亲聊天的来客。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蹴罢秋千》
赵明诚如愿见到女神的样子,不禁心花怒放:果然和我所想的一样,真是才貌双全啊!
回到家,赵明诚急不可耐地跑到老爸赵挺之的书房,煞有介事地说:爹,我昨日做个了奇怪的梦,请您帮我分析一下。
赵挺之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说来听听。
赵明诚清清喉咙:梦中我读了一本书,醒来只记得其中三句,思来想去不知啥意思。这三句话乃是: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赵挺之十分配合地说:言与司合乃是「词」字,安上已脱是为「女」,芝芙去掉草字头是「之夫」,这种字谜你不是很擅长嘛?
赵明诚目光灼灼地看着父亲,眼中是藏不住的春意。
赵挺之恍然大悟:好你个小子,想当「词女之夫」,却编了这么个谜语来考你老子,男大不中留啊,但是这个词女是谁呢?
赵挺之立刻想起前些日子士大夫们热议的李清照。
他心下默然:两家各方面倒是门当户对,又都是山东老乡,俩孩子饮食方言都能说到一块去,但是有一点比较抓狂,那就是他和李格非政治立场颇为对立,一个是和支持王安石新法的新党,一个是和苏轼走得很近的旧党,尤其是那个苏东坡,还曾经公开说他「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当真可恶……
赵挺之一抬头,儿子依旧目光灼灼地等着他回复,当下于心不忍,心想:眼下两党的斗争趋于缓和,不妨成全儿子的心愿吧。
就这样,在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之下,赵明诚成功迎娶女神,登上了人生巅峰。
婚后,两人更是开启了疯狂虐狗模式。
那年春天,花开得很好,赵明诚从小贩那里买了一支给爱妻,李清照插在头上,调皮地问道:我好看还是花好看?
赵明诚痴痴地看着淡扫蛾眉,比桃花还娇艳的娇妻,笑呵呵道:自然是夫人好看。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冬天的夜晚,月光照得雪地一片澄澈,院子里几棵腊梅开得明艳动人。
刚刚沐浴更衣,盛装打扮的娇妻在花丛之中摆上小酒小菜,招呼丈夫一起吟诗赏月,还不停对丈夫撒娇:别说你喝醉了,这花跟别的花不一样,你还不多喝两杯。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
有文化的人秀个恩爱都这么清新脱俗。
都说欢愉之词难工,但李清照对于这些生活画面的描写不仅生动有趣,还有画面感,难怪北宋士大夫也为之绝倒。
除了门当户对,实力匹配,他们更是灵魂契合的知音。
结婚后,两人疯狂痴迷金石字画的收藏,但是众所周知,这项爱好不仅烧脑,还烧钱,于是有钱的时候他们疯狂剁手,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买买买,没钱的时候把衣服当了也要维持这项爱好。
那时赵明诚在太学读书,每个月只有初一和十五才能回家。
每次回家前,明城都会特意把衣服典当了,换 500 钱到相国寺淘些金石碑帖书画和瓜果来,兴致勃勃地回家和李清照一边吃零食一边欣赏。
他们到处搜罗从上古时代至隋唐五代的书籍字画、碑帖拓片、青铜古器。
两人志趣相投,又都有一股子专注的傻气。
有一次得到一副南唐画家徐熙的名画《牡丹图》,对方要价 20 万,这相当于小公务员赵明诚两年的收入,他们点着蜡烛连着欣赏了 2 个晚上,爱不释手,最终还是不舍地还了回去。
为此他们对坐着叹息了好几天。
还有一次赵明诚在山东乡下寻获一件东西,当天晚上便不顾路程遥远,立即快马加鞭赶回家告诉李清照:「老婆,我得到一件宝物,快去煮一壶 82 年的团茶,这件宝贝必须顶级的好茶来配!」
室内茶香氤氲,两人喝着茶,细细观赏着白居易亲笔手写的《楞严经》,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没有豪宅,没有跑车,没有名牌,他们过着最朴素的最不像官二代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内心比任何人都要富足,都要心心相通。
然而新婚的甜蜜没有持续多久,次年,一场政治风波席卷而来。
公元 1103 年,蔡京担任宰相,开始了一场对旧党的大规模迫害。
由书法大师宋徽宗亲笔书写的元祐党人碑被立在宫门,这份名单相当于政府的处分通告,上了榜单的人及其亲属都要遭殃。
很不幸,与苏门学士来往密切的李格非也在榜单上。
李清照心急如焚,立刻向公公赵挺之求助,希望他能看在两家联姻的关系上,替自己父亲说说话。
赵挺之此时官居宰相,权倾朝野,说话的分量不可谓不大。
但是因为复杂的党派关系,赵挺之没有帮助他的亲家公,李格非被贬到偏远的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