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包男友》是作者魏妍所写的,主要讲述了魏妍许一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带来:「你记着,你花的都是你弟的钱,你得感恩他!」我虽然不懂为什么要感恩弟弟,但我妈的表情太可怕了,我只能害怕地点头:「哦。」...
说着,我妈就抬起头来定定地看着 9 岁的我,一字一句道:
「闺女都是外人,将来这些钱你都是要还给我的。」
我那时候太小,还不太理解什么意思,于是好奇地问道:「那弟弟也有吗?」
我妈表情一下子变了,恶狠狠地盯着我冷笑道:
「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你弟弟的!
「你记着,你花的都是你弟的钱,你得感恩他!」
我虽然不懂为什么要感恩弟弟,但我妈的表情太可怕了,我只能害怕地点头:「哦。」
其实我家的条件不说很好,也绝对算得上中产了。
我小学的时候家里除了省会的两套房子,还有两个铺面。
但是我爸妈说,那都是弟弟的东西,让我不要觊觎。
这种日子过得久了其实我也就习惯了。
甚至到后来,我已经自觉在家里是个外人了。
跟我妈索要的每一样东西还不等她说,我就会在自己心里先记上账。
这是多少钱,加起来多少钱,以后要还多少钱。
说句心里话,我爸妈对我并不算很亏待,我在家虽然吃喝都不如弟弟,但是基本的生活还是能保障的。
他们只是完全把我当成一个外人,和我算得很清楚。
就好像在银行贷款一样,我的成长其实就是我向他们贷的一笔款项。
这笔款项需要我长大了连本带利地还给他们。
我一直以为大家都是这样的,直到有一次跟我朋友提起这个事情。
我朋友是独生女,她震惊地告诉我:
「你爸妈是不是有毛病?!」
然后她告诉我,父母的爱都说无私的。
她从小要什么爸妈就给什么,从来没提过什么还钱。
她还说,大部分的父母都是这样啊,爱怎么能用钱计量呢?
说起来有点可笑,这种连常识都算不上的理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啻于告诉我地球是方的一样震惊我的三观。
那后来,我就开始留意观察周围的人,最后我发现我朋友说的是对的。
我才是那个特例。
我没忍住回去问过我妈,为什么要对我跟我弟弟这么区别对待。
我妈的表情很惊讶,就好像我在问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一样。
她理所当然地告诉我:「因为唐承嗣是老唐家的根,我们以后养老都要指望他的。」
我十分不解:「我也可以给你们养老啊。」
「你?」我妈掀起眼皮瞅了我一眼,似笑非笑道:
「闺女都是给别人家养的,你是别人家的人,可不敢指望你。」
……
我爸妈是真的把这套标准贯彻到底的。
我弟弟高考那年,我也高考。
那时候家里为了弟弟高考气氛十分紧张,我妈天天让我换着花样做饭给弟弟补脑子。
明明同样都是高考生,我弟弟在家跟皇帝一样。
我妈都不敢大声跟他说话,生怕吵着他休息。
而我高三一年四点半就要起床,先给弟弟做饭,然后赶紧去学校早自习。
可是即使是这样,我弟后来到底没考上本科。
我爸想了个法子打算把他送出国留学,然后大摆宴席给他庆祝。
弟弟的出国宴我爸朋友亲戚请了好几桌,大家在酒席间推杯换盏,纷纷恭喜他:
「老唐,你福气太好了,儿子闺女都这么有出息,听说你闺女成绩也很好!」
我爸一愣,随即摆了摆手道:
「闺女都是给别人家养的,有什么用?」
随即他拿着一杯酒走到我跟前。
我虽然知道不可能,但还是怀着微弱的希望,也许他是来祝贺我的。
因为那天也是我生日。
「孩子,你今天就 18 岁了,成年了,爸爸祝贺你!」我爸端着酒杯醉醺醺地笑道。
我心里又酸又涩,眼眶没忍住一红。
虽然我和弟弟是一天生日,可我从来没过过生日。
没想到我爸居然会记得我。
我站起来刚想说话,我爸就打断了我:
「爸爸妈妈把你养到成年,从今天开始,你就该独立了!
「上大学的钱,你要自己想办法,至于欠家里的钱,毕竟你是我们亲闺女,父母哪有不疼孩子的呢?
「你不用着急,能还上就行,多还几年也不要紧!」
全场都安静下来,整个宴会厅落针可闻。
我就保持着那样一个可笑的姿势,愣愣地看着他。
周围的人眼神各异,有惊讶的、有看笑话的,也有同情的。
我顿了一会儿,站起来笑着敬我爸。
「好。
「这么多年感谢你们的照顾,钱我一定会尽快还上!」
说着我一饮而尽。
52 度的白酒很辣,顺着食管好像一溜火一样烧进了胃里。
我握着杯子,对着周围的人露出了笑容。
我哭不出来。
我也不能哭。
从今天开始我就没有父母了。
或者说,我从来就没有过。
……
回去之后,我拿出了志愿书。
之前一直不知道该去哪里,我还想再问问爸妈再填。
现在不用了。
我填了一个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个地方,我不会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