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宁静鸢慕容逸》是由作者飞跑踩蚂蚁所写的,主人公的故事精彩丰富,下面给大家带来精彩内容:...
郑氏急忙又带上笑,吩咐人奉茶,责怪自己惹得林氏伤心。
茶奉上来,奉茶的是大夫人的贴身丫头红鸾亲自奉茶。
宁静鸢看着此时的红鸾未脱稚气,梳着双丫髻,只是穿着上明显与外间的侍女不同,林氏也含笑接过。
“多谢姐姐款待了,只是一路来了还需先去见过老夫人才是。”
林氏向上座颔首。
郑氏指尖轻轻扶额,才反应过来的样子责怪自己:“瞧我这记性,你们一家子老远来了理应先去歇息才是。怪我看着妹妹面善,只顾着拉着讲话,快快带妹妹去安排的院子。”
她们一支,虽是旁支但从前先祖也是在京中居住的。
宁家的宅子世代棣居,从前的院子自然还在,现在不过腾出来重修修缮。
宁静鸢陪着母亲去住所,如她前世记忆,郑氏并没有特特的给她安排院子,只是仍同母亲一起在梨香苑。
梨香苑偏僻,只是宁静鸢反而独爱此处。
在从前的本家住宅,也只有这一隅之地能让她心安。
走着鹅卵石的小道,是张嬷嬷引着路,郑氏推脱不愿打扰她们修整。
林氏再一次提出要先去见过老夫人,张嬷嬷陪笑道:“我们夫人的意思是,老夫人前日里身子不适,头风病又犯了,不便见客,更何况您这一路还未修整,这样去见怕是会失了礼数罢。不若过几日再去拜见才是。”
宁静鸢心下冷笑,怪道这郑氏推脱不来相送,怕是为了撇清干系。
他们一行人前来本家却不拜见老夫人,非但会落人口实让人说不成规矩,更是会引得下人揣测老夫人根本看不上他们这一支。
前世里老夫人对她们极不待见,尤其是认为母亲不懂规矩便是由第一日不曾拜见便已经心生不满的吧。
虽说她们与老夫人本就不算至亲,但也是同气连枝,如果不是大夫人一个又一个挖坑,老夫人何至于后来对母亲厌恶如斯?
宁静鸢笑道:“老夫人虽说身体不适,但我们来了也该去拜见,既是自家人又何须招待呢?我们隔着帘子磕头也算尽孝道了。”
既然张嬷嬷说不便见客,宁静鸢却偏要说是自家人,他们本就是因父亲升职调到京城回本家住而已,又不是投奔讨生活的破落户。
林氏亦点点头:“是这个道理,烦请嬷嬷先带路去老夫人的院子罢。”
林氏虽生的柔婉,声音也是水乡女子特有的温柔细腻,但到底是做了十多年当家主母的人,气势亦不可小觑,这般斩钉截铁的命令,下人也不好悖逆。
张嬷嬷还想再说些什么,只是见林氏面上神色仿佛不容置疑,便闭上嘴。
只是宁静鸢却看到她对带路下人一闪而过的眼神示意,嘴角不由冷笑起来。
她们走了片刻,宁静鸢却突然止步,张嬷嬷急忙疑惑问道:“姑娘怎么停下步子了?”
林氏也回过头看女儿,静鸢露出笑容:“这带路的嬷嬷怕是没怎么进过内院,路都带错了呢。”
这话一出嬷嬷脸上露出不愉的神色:“姑娘难道比奴婢还熟悉这府里的路程不是?”
宁静鸢轻轻瞟向那嬷嬷,却不多说,扶着林氏回身绕过长廊,远远地看着‘荷香苑’几个大字。
那嬷嬷见瞒不住急忙说:“奴原本是想着这路下过雨积水路滑,想走好走的路绕过去。”
宁静鸢笑道:“如此多谢嬷嬷思量周全了,只是我们这一路赶来时辰已经不早,当尽快拜见才是。”
张嬷嬷急忙上来呵斥那嬷嬷退下,赔笑道:她原也是好意,还请夫人不要见怪,只是姑娘从不曾来过,怎么会知道路呢?”
林氏知道此事有异,但也不好发作,听了张嬷嬷的问话也疑惑静鸢为何知道。
静鸢笑道:“我哪里知道路呢,只是刚才来时见几位姐姐想是老夫人身边的人,端着食盒嘴里说着是老夫人要的点心,便是往这个方向走的。更何况此处才是后院的最中心啊。”
说罢林氏露出欣慰的笑容,感叹自家女儿心细如尘:“难为你了好孩子。”
张嬷嬷面如土色,心里暗暗恨着又被宁静鸢坏了好事,却也只觉得是小孩子机灵耍小聪明罢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只好也跟着附和夸赞宁静鸢聪慧。
老夫人院子几个小丫头在院里浇花顽笑,几名侍女打着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