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成语

发表时间:2020-11-21

121、浩然之气——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122、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123、如弃敝屣——丢掉无用的东西,一点也不可惜。

124、来者不拒——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125、鸿鹄将至——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126、地利人和——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127、过化存神——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128、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孟子中的成语

129、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130、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131、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132、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133、如解倒悬——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134、岌岌可危——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135、得其所哉——所:处所,环境。找到了适合于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136、如此而已——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孟子中的成语

137、寸木岑楼——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138、自以为是——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139、乱臣贼子——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140、茅塞顿开——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