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发表时间:2020-11-21

2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25、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27、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30、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32、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3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35、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7、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38、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译: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39、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4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