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没有 ERP 数据技术平台,怎么玩转大数据?》由作者钱自严所作,故事十分精彩。下面给大家带来精彩章节片段: ...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第一个模块:数据智慧的第一讲,大数据。
大数据这个词,大家现在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每天发生的交易记录,云端保存的海量数据,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大数据无处不在。
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大数据,是专门针对公司的,特别是针对财务从业人员的,一个财务专业人士,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大数据,又有什么样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用好身边的大数据。
首先我想澄清一个观点:大数据不是互联网发达、云计算虚拟空间被发明出来的信息化时代才有的。大数据一直都在,只是受重视的程度不同而已。
这样讲比较抽象,我还是举个例子吧:
2002 年我去德国工作时,在那买了一辆二手车,记得是花了 5200 欧元买了一辆三厢 POLO。买了车,要上路还得买保险。可是一圈问下来,像我这个在「德国驾龄是 0 年」的外国司机,保费奇贵,要将近 2000 欧元,一年的保费超过车价的三分之一,这贵得有点离谱了。
这时,有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一家网上交易的保险公司,我现在还记得公司的名称,叫 MLP,据说这家公司不歧视外国司机。
我就登陆了这家公司的网页,结果发现,在询价前先要完成一个调研问答。好吧,我就开始一个个地回答,等到做完,发现居然回答了 40 个问题,大家一定很好奇,买个汽车保险,会问什么样的问题?
问题多了去了,在此我就摘录几个吧。
「你的住所是否有地下车库?」
「答:有。」
「你是做什么职业的?」
「答:财务管理。」
「你家里是否有 8 岁以下的小孩?」
「答:没有。」
第一个问题问我有没有地下车库?我立马意识到,这是为了推断车子的受保护状况,因为晚上过夜停在大街上容易被刮蹭到。
第二个问题,问我的职业,我稍微转了个弯,也能想明白,一个成天坐办公室的财务人与一个经常要出门见客户的销售,出险几率是很不一样的。
但是第三个问题,家里有没有 8 岁以下的小孩?我怎么想都没想明白,这与计算保费有什么关联?
有 8 岁以下的的小孩到底是保费该高一些还是低一些呢?我在许多公开讲座上讲起这个例子的时候,每次都会得到一半一半的不同意见。
我后来问了德国同事才明白,一个人从单身到有小孩,在驾驶行为上会有明显的不同。有了小孩,开车会更谨慎。红灯变黄时一般就踩住刹车不往前冲了,所以,家里有小孩对买保险是一个加分项。
我这里只是列举了几个问题,所有 40 个问题回答完,大家可以想象得出,每个人都有一份独特的顾客车险肖像。我的财务职业,上下班都有地下车库,一周只有周五开车上班,所有这些条件评定下来,我的保费只有 500 多欧元,比起先前的 2000 欧元,便宜得可不是一点点。